為寶寶沖奶粉看似簡單,實則隱藏大學問。沖奶粉,是新手父母的必修課。俗話說“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”,同理,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出錯的。
以下方式沖奶粉都是在害寶寶——
一,先加奶粉后加水
危害:先加奶粉后加水,實際水量會少于奶粉沖調指示中水量,不能保證沖調濃度的精準性;再者,先加奶粉后加水,奶粉比較容易結團,溶解不均勻,不利于寶寶消化。
糾正:正確的沖調次序應該是,根據奶粉罐上標注沖調比例,先往奶瓶中加入溫水,然后取適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。
二,用沸水沖奶
危害:嬰幼兒奶粉中有不少熱穩(wěn)定性較差的營養(yǎng)成分,如果使用較高溫度的開水沖調奶粉,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,影響消化吸收,對寶寶changdao也造成傷害。某些對熱不穩(wěn)定的維生素也將被破壞,特別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質會被全部破壞。
糾正:沖調溫度多數都在70℃以下。具體不同牌子的奶粉,建議的水溫不一樣,所以新購買一種奶粉飲用時,最好看看說明。
三,沖調比例不當
危害:但個別媽媽對添加奶粉的分量很隨意,沖調用水量也或多或少,不講究調配濃度。若沖調奶液過濃,會增加嬰兒的changdao負擔和腎臟負擔,導致消化功能紊亂,引起便秘、上火;若沖調奶液過稀,嬰兒容易出現營養(yǎng)缺乏,導致個頭小、消瘦等情況。
糾正:每罐奶粉都有標注建議的沖調比例,按上面比例沖調最安全。
四,純凈水or礦泉水沖奶
危害:礦泉水和純凈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,而人從水中對鈣吸收率可以到90%以上,所以也不宜用來沖奶粉,加上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,長期用礦泉水沖牛奶會引發(fā)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。若長期使用這兩者沖調奶粉,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。
糾正:因為目前家庭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了科學的處理,質量符合標準,自來水煮沸后,放涼至40℃左右,再用來沖奶粉就可以了。
五,用勺子攪拌或使勁上下搖晃
危害:用勺子攪拌或使勁上下搖晃會讓奶液產生大量氣泡,而寶寶喝了含有大量氣泡的奶液,而寶寶喝了含有大量氣泡的奶液,容易脹氣打嗝吐奶。
糾正: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,套上奶嘴,用雙手手掌夾緊奶瓶,水平方向來回滾搓!
六,換奶粉如換衣服
危害:無論是由一種牌子換到另一種牌子,還是同牌子的由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,這個過程就叫做轉奶,容易導致寶寶腸胃不適。
糾正:轉奶初期,必須兩種奶粉混合吃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/3的新奶粉,吃過兩三天后都沒有不適的話,再老的、新的奶粉各1/2吃兩三天,再老的1/3、新的2/3吃兩三天,最后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。
在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輔食,寶寶生病(感冒、發(fā)燒等)及接種疫苗期間也不適合轉奶。
七,放涼的牛奶煮沸再食用
危害: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,會使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物質的結構發(fā)生變化,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
糾正: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,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;若放在冰箱冷藏,則不能超過24小時。短時間內未喝完的牛奶變涼,可以將裝牛奶的奶瓶放進盛熱水的容器內溫熱即可。
如何正確地給寶寶沖奶粉?
有60%以上的新手爸媽不會正確的奶粉沖調方法,常入沖奶粉的誤區(qū)。嬰兒配方奶粉的沖調方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
1,在沖泡奶粉前,我們要將雙手洗干凈。
2,接著,把沸騰的開水冷卻至40℃左右,然后馬上將水注入奶瓶中,注到總量的一半就可以了。沖泡奶粉時,一定要先放水,再放奶粉,這樣才能保證濃度合宜,讓寶寶的腸胃消化和腎臟排泄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。
3,然后,用奶粉附帶的量匙,盛滿、刮平,倒入奶瓶中。需要注意,沖泡前要閱讀奶粉罐上的說明,不要自行添加奶粉或沖泡的水量。
4,奶粉添加完畢后,像這樣左右輕輕地搖晃奶瓶,使奶粉溶解。然后仍然使用40℃左右的水補足到標準的容量。奶瓶上的刻度能幫助你精確地達到標準噢。
5,繼續(xù)搖晃奶瓶,直到奶粉完全溶解。記住搖晃奶瓶時不要太過用力,不要上下搖晃,以免形成泡沫和氣泡。
6,蓋上鎖緊環(huán)和奶嘴,就可以給寶寶喂奶啦。為了讓寶寶覺得更像吮吸母乳的感覺,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挑選不同流量的奶嘴。
7,此外,如果帶有一件式防脹氣閥門系統(tǒng),奶嘴獨特的環(huán)繞結構將會彎曲,確保空氣進入奶瓶,而不會進入寶寶的肚子里,寶寶就可以像吮吸母乳一樣自然地控制乳汁流量了。